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(记者 贺迎春)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,潇潇雨歇。”岳飞的这首千古名篇《满江红》曾激励无数后人为国家民族而奋斗。北京小学校长、语文特级教师李明新今日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如果小学语文增加古典诗文,“像岳飞的《满江红》、辛弃疾的《清平乐?村居》也可以增加。因为这些诗词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,反映爱国、思乡、励志、感恩、友情、美好生活等方面的情感与思想。”
9月9日和11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习近平两度谈到学习古诗文经典的重要性,最高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频繁谈及小学语文教育前所罕见,也引起了近来舆论关注。
教材编写者要正确认识“减负”
近年来,部分省市在推出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时,把一些诗词经典从教材中删除了。删除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给学生“减负”,对此,李明新认为,教材编写者要正确认识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。编写队伍应该有一线教师参加,主要编写者也要深入一线,接地气,搞调查。“究竟加重课业负担的原因是什么?教材哪些要求是加重了负担?哪些古诗文编入教材更好?在不同的年级段怎么有梯度的安排更合理?怎样制定教学要求更有利于教学?等等。不能简单下结论,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学习古诗文而加重的。”
“事实上,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很重视古诗文的教学,许多教师还创新了许多古诗文的教学方法,深受学生欢迎,并没有出现加重课业负担问题。”李明新说。
编写教材不应该站位太低
在谈到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时,李明新表示,一个国家的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是严肃认真的,不能随意。因为国家教材肯定担负着这个国家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的责任,所以,不应该站位太低,只看到学习语言文字的功能与价值。应该站在基础教育的高度,站在语文教育的高度看语文教材。如果站位高了,自然就会看到我们的母语教育中,古诗文对学生成长的作用,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作用,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。
李明新还批评了教材编写在选文上忽视经典,忽视传统,追求时文的做法。“我认为入选的课文要尽可能是文化经典和典范的作品,经得起时代的考验,要取法乎上。片面、肤浅理解教材的‘时代感’,一味迎合通俗口味,一味追赶时髦人物,忽视教材的文化传承功能,忽视传统文化教育,是一个明显的问题。像苏武牧羊的爱国故事、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、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等都是传承民族精神的好内容。”
诗文经典教育要润物无声
“既然站在教育的高度谈古诗词的教育方式,那么,就要注意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兴趣,培养情感,润物无声。”李明新认为,首先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古诗词学习的学习情境,让儿童在情境中学。另外,要重视诵读的学习方式,使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,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,领悟古诗词独特的语言形式之美。其次,要通过诵读比赛等多种方式激发儿童学习古诗词的热情。再次,要在学校发言、环境布置等方面营造爱古诗、用古诗的氛围,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、教育学生。
据李明新介绍,北京小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优秀传统经典教育。一是教育有载体。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与教材上作出了探索。比如,在一到三年级有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,北京小学每年开学典礼都要给一年级同学颁发学校编写的《弟子规》。二是教学有创新。语文教师在挖掘传统文化教育因素,进行教学创新上有许多探索。比如围绕送别诗、爱国诗、思乡诗等主题,重新组织教材,拓展教材,进行古诗词教学,效果就很好。三是环境有创意。北京小学的国旗广场,右边是滴水亭,内有苏武牧羊、岳母刺字、收复台湾等廊画;左有涌泉池。取义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”。四是行为有落实。学校把养成教育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相结合,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美好的品德。
增加国学经典教育必须进行师资培养
在呼吁增加国学经典教育的同时,一些专家也对国学教育的师资表示担忧。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教师教研员徐云知认为,古典这一块,当前的师资根本啃不动这块石头。
李明新表示,如果要增加国学经典教育,必须进行师资培养和对现有教师进行课程培训。一方面,师范大学和师范学校应该开设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或专业,培养专门的师资队伍;另一方面,对现有教师进行系统的课程培训,既有文本学习,也有社会实践、参观考察等;再有一方面,就挖掘社会各界,包括家长所蕴含的教育资源,服务国学经典教育的开展。
欢迎光临 岳飞网爱国者论坛 (http://yuefeiw.com/bbs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