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岳飞网爱国者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8729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转贴]岳飞后裔的避难处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2-1-16 12:16:3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  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(1279年)的某一天,在距濮川(今桐乡濮院)南3里的一片田野里,有一农夫戴斗笠、穿蓑衣、赤双足,正在杖犁耕田。他口唱山歌,手挥牛鞭,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,已完全陶醉在美好的田园风光之中。他,就是南宋民族英雄  岳飞的第八世孙,后来改姓“乐”的岳茂之。岳飞后裔为什么要改姓隐居在这江南农村呢?这就要回溯到岳飞被害的时候。
    公元1142年,岳飞在风波亭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,其后代即被朝廷流放于岭南蛮荒之地。至1163年,孝宗改元,朝野为岳飞平反呼声渐高,才得奉诏生还。但因秦桧当权时,国史中有关岳飞功绩的记载多被删削,沉冤难以昭雪。宁宗嘉定年间,岳飞之孙岳珂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,住城西南金陀坊,撰《金陀粹编》28卷,辑集有关岳飞的资料,为其祖父辩诬伸冤。德祐元年(元朝至元十二年),南宋将亡。岳飞七世孙岳琳任南宋金部主事,因誓不在元朝为官,终客死武林(杭州)。其夫人程氏挈二子归居嘉兴金陀故里。其时,岳琳长子岳茂之恐再次遭难,遂改姓为乐(“乐”、“岳”为同音字)隐居于濮院镇南3里的旧岳头村(现属秀洲区洪合镇),世代务农。这就是此文开头的一幕。以后,随着子孙的繁衍,岳氏后裔遍布于洪合镇的岳家浜、岳保庵、韩家圣堂、砖场村以及桐乡濮院等一带。直至明万历年间,岳飞第十七世孙岳元声、岳和声、岳骏声兄弟三人中进士、任大臣,重辅朝廷,这才将姓重改过来,所居也称岳家村。后来他们迁入嘉兴城里,称故居为旧岳村(亦作旧屋村),俗称旧岳头。
    到了清道光廿六年(1846年),岳飞二十三世孙岳鑑(今洪合镇砖场村人)及二十四世孙岳鸿逵为岳珂在嘉兴城内建造金陀祠,并续修宗谱,辑《金陀祠事录》一书,还在旧岳头立圣旨牌楼,建显忠桥等。
    1993年,旧岳头岳嘉贤(据笔者测算应是岳飞第三十世孙)将其长期珍藏的《岳氏宗谱》6卷和《金陀祠事录》1卷献给了市文化部门。据他回忆,原书共有13卷,其它几卷惜已散佚。在他家和另一农民家还发现两方雕刻有云纹图案的石块,石块正中各用篆体刻着“圣旨”、“玉音”字样,据分析是圣旨牌楼上拆下来的。村中的小河上,显忠桥仍静静地卧在那里,感受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。
    “正邪自古同冰炭,毁誉于今判伪真。”民族英雄岳飞的英名将永远载入史册,而岳飞后裔避难地也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,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人员进一步考察,并给予妥善的保护和必要的开发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岳飞 岳飞网 岳飞官网 岳飞爱国者论坛 岳飞思想研究会 ( 渝ICP备19000161号  

GMT+8, 2024-11-23 12:17 , Processed in 0.212602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